首先為建國的先烈英雄們敬禮,從上學(xué)那會開始,開國元勛們一個又一個的在課本中冒了出來,從毛主席的飲水思源,到朱老總的扁擔,是那么的深入人心。那會特別崇拜十大元帥,經(jīng)常和一些同學(xué)爭論喜歡誰誰誰,誰帶兵最牛,誰沖鋒陷陣最牛等等,直到現(xiàn)在對這些有大功于民族的人,都充滿了特別的敬意。
直到有一天看了一部記錄片叫《周恩來的萬隆之行》,1955年春,周恩來率領(lǐng)中國代表團抵達萬隆,出席亞非會議,在一場演講中,天空突然下起雨來,旁邊的助手急忙走到周總面前打開一把傘,但是被周總一把推開,并說道,群眾們都淋著雨,我不會打傘。看著這一幕,成千上萬的群眾在雨中揮手,吶喊,在場的華裔哭成一片。那一刻,傾倒所了人類,感動了整個世界。
我看著那一幕的時候,除了感動,驕傲,還有心酸,一個接近六詢的總理為了一個新中國的外交鞠躬盡瘁,我不懂政治,但是那一刻,是我們國人,我們整個民族的驕傲。
以前對周總的印象總是停留在工人運動,在槍林彈雨的戰(zhàn)場上,同毛主席等眾多元勛開創(chuàng)新中國。但是,對于周總來說戰(zhàn)場還遠遠的沒有結(jié)束,那會兒雖然說新中國成立了,但貧窮且落后,跟世界格格不入,是一個地道的第三世界國家。并且受到歐美等眾多國家的打壓和排擠,那時的外交對我們國人來說是如何的艱難,我相信對周總來說也是困難重重,可哪怕是這樣,哪怕是如此艱苦條件下,周總依然帶著五千年的文明步入世界,走進聯(lián)合國。
1972年,美國總統(tǒng)尼克松訪華,這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,這一年隨著尼克松的到了,打破了中美兩國長久以來的隔閡,為中國走進世界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,那一年中美兩國達成口頭建交,到1979年兩國正式建交。
在尼克松訪華前,美國的民眾希望尼克松來中國不要輸給周恩來,尼克松在釣魚島賓館下榻時,周恩來去看望他,當周恩來進屋時正欲脫去外套,作為全世界當時最發(fā)達國家的元首也幫忙為周總脫下外套,尼克松沒有絲毫的做作,周總也沒有絲毫的微妙表情,一切都那樣自然,那樣和諧,我不懂政治,但在那一刻我自豪,驕傲,或許周總的人格魅力是沒有人可以去阻擋的。
在同中美正式建交后,其他的歐美國家開始陸陸續(xù)續(xù)的同中國開始交往,新中國開始翻開嶄新的一頁,昂首挺胸步入國際舞臺。
前不久,周總的消息出現(xiàn)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,一看才知道,因為一個演繹明星而起,我當時就笑了,用一個韓國棒子去和周總比較,除了無知還能說什么。
周總生前無子女,死后無墓碑,把一生都貢獻給了國家,現(xiàn)在國強民富,國泰民安,只是想還在紙醉金迷,沉迷與安逸的生活環(huán)境中的人們在回頭去看看。
周總一生都在為這個國家努力著,沒有一絲的懈怠,我的文化修養(yǎng)有限,無法用優(yōu)美的文字去贊美,去歌頌。無法用激昂的文字大寫特寫。
唯有拳拳之心!
熱門專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