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情緒的產(chǎn)生并不是誘發(fā)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,而是經(jīng)歷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。這就是著名的情緒理論(ABC理論)。但重點是我們要學會紓解管理自己的情緒,今天勵志人生網(wǎng)小編就分享給大家一些方法,希望對你們有幫助。
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,生活中既然有挫折、有煩惱,就會有消極的情緒。一個心理成熟的人,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,而是善于調(diào)節(jié)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。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,也要慢慢學會學會調(diào)節(jié)和控制自己的情緒。這并不是說要壓抑自己的消極情緒。心理學研究表明,"壓抑"并不能改變消極的情緒,反而使它們在內(nèi)心深處沉積下來。當它們積累到一定程度時,往往會以破壞性的方式爆發(fā)出來,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。比如我們常會看到一些"好脾氣"的人,有時會突然發(fā)火,做出一些使人吃驚,或者讓他自己也后悔的事來,這往往就是平時壓抑的結(jié)果。同時壓抑還會造成更深的內(nèi)心沖突,導致心理疾病。
我們可以把壞情緒分為急性的和慢性的兩種。因受到外界刺激而沖動發(fā)火,做出種種不理智的行為,可以說是急性的壞情緒。對付這種壞情緒常用的方法是,及時給予自己暗示和警告。如當你感到怒氣正在上升時,在心里對自己說:克制,再克制!或者默默地從一數(shù)到十。往往只需幾秒鐘、幾十秒鐘,你的心緒就能夠平靜下來,那時再去處理問題,就不會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事了。
慢性的壞情緒,往往是由生活中許多不如意的事情造成的。造成壞情緒的原因也許不能一下消除,但長期陷在壞情緒之中,并不能改變現(xiàn)狀,往往還會使情況變得更壞。如果我們能夠調(diào)整自己,使自己擺脫消極情緒的控制,就有力量來面對不如意的現(xiàn)實。當感到自己情緒消沉或者沮喪的時候,可以用轉(zhuǎn)移注意力的方法改變它,比如出去散散步,聽聽音樂,打打球,或是逛逛商店;也可以向知心的朋友哭訴一下。心理學研究表明,哭泣有一種"治療"的功能,人在痛哭一場后,往往心情就變得好多了,因此你不必為哭泣而害羞。你也可以寫日記,或打個心理咨詢熱線,讓自己的壞情緒宣泄出來。除了宣泄以外,如果你能夠為改變自己的處境而去做些事情,或者以逆境為人生的動力去努力奮斗,就會更好地幫你從消極的情緒中擺脫出來,因為一方面做事的過程需要集中注意力,讓你沒時間去自怨自艾;另一方面,在你的處境得到改善的過程中,你的眼界會變得更開闊,從而可能使你對生活產(chǎn)生新的看法。
一、宣泄
學會宣泄,就是指通過適當?shù)姆绞脚c途徑將不良情緒宣泄出來。一般來說,主要有這么幾種:
①哭??奘侨祟惖囊环N本能,是人的不愉快情緒的直接外在流露???,可以讓不良情緒隨著眼淚釋放出來,對消極情緒起到緩解作用。
②喊。當有不滿情緒積壓在心中時,可以到空曠的地方去大喊幾聲,也可以唱唱歌,吼幾聲,發(fā)泄心中的一股“氣”。
③訴。當不愉快時,不要自己生悶氣,要學會傾訴。朋友聚一聚,把自己積郁的消極情緒傾訴出來,以得到朋友的同情、開導和安慰。不過要指出的是傾訴的對象不僅僅是朋友,還可以是親人、老師、同學等。正如著名哲學家培根說過,“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,你將得到二個快樂;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,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。”
④動。打打球、散散步,跑兩圈,對著沙袋或墻壁痛擊一陣,也可以參加一些重體力勞動,這樣一來就可以把心理上的負荷變?yōu)轶w力上的能力釋放出去,氣也就順些了。
現(xiàn)實生活中宣泄的方法很多,人與人因個體差異和所處環(huán)境、條件各異,采用宣泄的方式也會不同。
二、轉(zhuǎn)移
所謂學會轉(zhuǎn)移,就是說為了控制住不良情緒,可以有意識地轉(zhuǎn)移注意力,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刺激情境轉(zhuǎn)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動上去。比如,到田野里走一走,散散步,呼吸一下新鮮空氣,放松一下。
三、控制
所謂學會控制,就是在陷入不良情緒時,要主動調(diào)動理智這道“閘門”的力量,控制不良情緒。當你將要發(fā)怒的時候,可這樣來暗示自己:“別做蠢事,發(fā)怒是無能的表現(xiàn)。發(fā)怒既傷自己,又傷別人,還于事無補。”又如,當在學習中感到急躁厭煩時,可以自言自語:“不要急躁厭煩,急躁厭煩無濟于事,只會有害無益,只有刻苦用功,堅持不懈,才能取得成功。”這樣你就會有可能心平氣和,安靜下來。
四、改變
所謂學會改變,就是指改變對引起不良情緒的事物的看法,以改變我們的不良情緒。不良情緒的產(chǎn)生,通常是由于我們只注意到事物的負面或暫時困難的一面。如果換個角度,把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正面或光明的一面,我們就會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,從而樂觀、自信起來。比如,某同學在一次期中考試時,把本屬自己強項的數(shù)學考砸了,回到家還挨了父母的批評。按正常情況,該同學應情緒低落,“為什么自己的強項考砸了呢?”可該同學卻是這樣做的,先將試卷認真分析了一下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沒有考好的原因主要在于粗心,同時也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在答題時邏輯思維縝密等。然后該同學在此基礎上得出,“原來我還是很棒的。只要改掉粗心習慣,我一定會更優(yōu)秀的。”這位同學的做法就是“改變”。
五、自我疏導
人在遇到不良情緒的時候,如果不能自我調(diào)節(jié),就會喪失繼續(xù)前進的勇氣。如果善于自我排解、自我疏導,就將不良情緒轉(zhuǎn)化為積極情緒。
要有點阿Q精神。遇到不良情緒時,不妨用阿Q的精神調(diào)適一下心理,營造一個祥和、豁達、坦然的心理氛圍。
要有難得糊涂的精神。在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上“糊涂”一下,無疑能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。
要有快速健忘的勇氣。對痛苦的不快的記憶和積累是一種穿腸的毒藥。對于這些麻煩事的忘記,也是避免情緒波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。
要有得過且過的姿態(tài)。培養(yǎng)自己適應各種環(huán)境的能力,遇事不過分強求,煩惱就少,心理壓力就小。有時用隨遇而安的心境去對待生活,你將擁有一片寧靜清新的心靈天地。
要有提高自我評價的意識。一些不良情緒的出現(xiàn),常常是因為不能正確評價自己造成的。既不要把自己估計過高,也不要估計過低,既不要因為自己有某些長處而驕傲自滿,又不要因為自己的某些缺點短處而自卑自責。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水平,會減少煩惱,保持樂觀奮發(fā)向上的心態(tài)。
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和生活質(zhì)量,應當學會排解不良情緒,做情緒的主人。
所屬專題:熱門專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