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聽到這句話是在???,那時我已經30歲,剛剛轉行進入“海南銀海國際廣告公司”當策劃師。說這話的是公司的老板,也是我這個半路出家的策劃人的入門導師。
這是一位一點也不慈祥,但聰明過人的導師。他給人的感覺就是他總是提出簡直就是讓人“不可理喻、近乎無法完成”的工作要求。
他對營銷策劃和廣告創意要求是——
只要別人已經做過的,你就不要去做。
世界上已經有類似的案例,就不要拿給他看。
這就困難了。
他總是拿國際一流大師的經典案例作為參照系。并且這位導師非常懂得欣賞:他能夠判別出公司員工原創的策劃創意方案那些有價值,哪些價值一般,哪些沒有價值。
他經常用“人是為了克服困難而活著”這句話來提醒和鼓勵大家,并現身說法地給大家講他在文革時代如何戰勝苦難、改變命運的生動故事。
他制作了中國的第一條電視公益廣告,在中央電視臺變相發布了第一條煙草廣告,并在各種媒體上變相發布煙草廣告。前者使他的名字被載入中國廣告史,后者幫他賺了許多錢。
“別人都能做到的事你去做干啥?別人做不到的事你想辦法去做好,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獲”,這是他為“人是為了克服困難而活著”所作的最有功利性的注解。
在這位導師手下工作的六年里,從公司的“策劃師”做到“策劃創意總監”,付出的成本是“頭發白了三分之一還多”,得到的收獲卻是掌握了“怎樣就能把產品賣出去”這門專業技術——
消除產品銷售過程中的所有障礙。只有做到了“零障礙”,消費者才會真正接受你的產品。
制約產品能不能轉化成商品銷售出去的關鍵因素,不是業務人員的“雙腿和嘴巴”,而是營銷策劃人員的智慧。
熱門專題: